秋意漸濃,四季輪回帶來了四時韻味,無數的美好風味在等待人們品嘗。

在中醫的養生理念中,秋季正是養生時刻,《飲膳正要》中言“秋氣燥,宜食麻以潤其燥,禁寒飲?!绷⑶镆院?,天氣轉涼,可以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,來彌補夏季出現的營養虧空,同時也為御寒做好準備,這便是“貼秋膘”的由來。

歷來“秋膘”的首選是肉類,但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,適當“貼秋膘”有益于恢復體力,但若貼補過分,則易導致肥胖,應科學地選擇適宜秋季吃的蔬菜,如豆芽、菠菜、胡蘿卜、芹菜、小白菜、萵筍等,這些都是營養豐富又不容易發胖的蔬菜。

中醫認為,秋季肺氣宜收不宜散,烹飪肉類食物時要盡量少添加辛辣類食物,例如辣椒、胡椒等。秋天應吃生津養陰、滋潤多汁的食品,如百合、蓮子、山藥、藕、平菇、番茄等,從健脾胃的角度出發,皮蛋瘦肉粥、南瓜小米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除少數陽虛體質者外,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,如羊肉、人參、鹿茸等,否則會加重秋燥?!               ∮浾?nbsp;卜一淇

山藥自古以來就是備受推崇的養生食品,它被稱為“山中之藥,食中之藥”,其出色的養生功效記載于《本草綱目》等多部醫學經典之中,也經歷了中醫漫長歲月的驗證。

山藥既可當蔬菜食用,也可作為中藥材,有著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。中醫認為,山藥性味甘、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,秋天吃山藥有補腎益精、健脾益胃、潤肺止咳等功效。

山藥薏苡蓮子粥:取生山藥、薏苡仁、蓮子肉、芡實等量,共取20~50克,加小米適量熬粥,可健脾胃,用于脾虛腹瀉、氣短乏力者日常調理。

人體經春夏萌發長足之后,將進入收藏之時,在這一季節里,進補是最佳的時機。而鴨肉味甘、微咸、性偏涼,可以入脾、胃、肺以及腎經,起到滋陰補虛、補血行水、利水消腫的作用,營養價值很高?!侗静菥V目》稱鴨肉可“填骨髓、長肌肉、生津血、補五臟”,更適于秋季滋補養肺。

沙參百合老鴨湯:取沙參10克、百合10克、老鴨100克、生姜1片,以上各種所需食材洗凈入鍋,加適量水,大火燒沸,再用小火將鴨肉燉熟爛,放少量鹽調味即可出鍋。

這道菜有養陰潤肺、清熱化痰的功效。

金秋時節,時令主氣為“燥”,燥熱之邪容易損傷人的肺氣,出現一系列肺系病變,可以用補陰食物百合來調補。

百合口感鮮嫩、營養豐富,西芹炒百合即是一道受歡迎的家常菜,因百合、西芹都是快熟且能生吃的蔬菜,為不影響口感,可將瘦肉炒熟再放入翻炒。此外,百合還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,百合蓮子燉木瓜就是常見的美容養顏甜品。

百合蓮子燉木瓜:取百合5克、白蓮子5顆、木瓜1個以及白冰糖適量,將木瓜剖開,百合、蓮子洗凈后與冰糖同放入木瓜中,加適量水,放在蒸籠中蒸熟即可。

蓮藕口感脆爽,而且藥用價值高,可滋補入藥。用蓮藕制成藕粉,能消食止瀉、開胃清熱、滋補養性,是適合老人小孩、體弱多病者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。

蓮藕入菜時做法多樣,常見的有蓮藕燉排骨、糖醋藕片、桂花糖藕、蓮藕粥等,老年人常吃蓮藕,可安神健腦、延年益壽,且蓮藕粥健脾開胃,止瀉止咳,滋補效果佳。

蓮藕粥:蓮藕250克、粳米100克、白砂糖60克,然后將蓮藕洗凈切薄片,粳米淘洗干凈。將蓮藕與粳米共置于鍋內,加清水1000毫升,加水熬煮成粥即可。

白蘿卜在我國多數地區都有大面積種植,其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含量豐富,用其煮水可當做飲料飲用。秋季天氣干燥,人體易出現咳嗽、哮喘、胃不適、頭暈、胸悶、心悸等癥狀,而白蘿卜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,生吃可以止渴、清內熱,熟食可以消食健脾。

蘿卜燉排骨:排骨250克、白蘿卜150克、料酒、鹽、雞精、蔥花、姜絲各少許。鍋里熱油,放入蔥花和姜絲炒香,再加入適量水、排骨、料酒和鹽、醋,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熟。最后放入蘿卜塊,用小火燉至爛熟,加入少許雞精即可。

中醫認為,柚子性涼,是秋季的時令水果。柚子果大皮厚肉多,味道酸甜,略帶苦味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營養元素,具有降低血糖、助消化等功效,還能有效改善肺燥傷津等引起的感冒咳嗽。

蜂蜜柚子茶:柚子1個、蜂蜜500克、冰糖150克、食鹽一小把、清水適量。鍋中放入柚子皮、柚子肉、冰糖以及沒過食材的清水,用中小火熬,不停翻拌,熬到水分干為止。熬好的柚子醬放入密封罐晾涼,倒入500克蜂蜜,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三天就可泡水喝。

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