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 吳一靜)昨天召開的余杭區“強信心、拼經濟”高質量發展大會上,《余杭區關于聚焦打造“五大產業生態圈”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》正式發布。 

《意見》明確,到2025年,創新驅動“五大產業生態圈”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,形成世界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,全區生產總值突破3100億元,信息軟件服務業營收力爭達到7000億元,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300億元,新增五大產業生態圈各類企業20000家以上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3000家以上,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累計500家以上,上市企業累計50家以上,人才總量達到50萬人以上。為此,余杭將著力攻堅“數字聚能、龍頭帶動、創新驅動、智造提速、人才引領”的五大重點任務,并結合余杭產業生態圈的優勢特點,全力實施提能級、強矩陣、增質效的重點舉措。 

《意見》還明確了五大產業生態圈發展重點舉措。其中,智能物聯產業生態圈聚焦高端軟件和人工智能、云計算大數據、集成電路三大產業鏈,實施強化重大項目招引、大力發展平臺企業、健全關鍵基礎環節、加快技術創新應用等方面措施,到2025年生態圈規模力爭突破3000億元。余杭將對年營收5億元以上的企業,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獎勵。設立5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基金,助力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落地。 

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聚焦創新藥研發、先進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、“互聯網+”專業健康服務等三大產業方向,著重發揮重要載體影響力、促進研發成果轉化、鼓勵企業提質升檔、創新金融服務支持,到2025年生態圈產值規模力爭突破500億元。余杭將每年安排最高1億元支持省實驗室建設。對生物醫藥企業完成臨床三期的給予最高7000萬補助,并且創新實施進入臨床即給予最高2000萬元早期資助。 

高端裝備產業生態圈聚焦大型成套設備、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、節能環保裝備、智能機器人、新能源汽車與現代交通裝備等領域,實施布局高端裝備平臺體系、加快項目招引建設達產、加大技術提升扶持、加快打造未來工廠等舉措,到2025年生態圈產值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。余杭將對總投資在2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及新建投資項目,按總投資額給予10%起,最高1億元的補助。對評定為省級“未來工廠”、“未來工廠”培育試點等稱號的企業,給予最高2500萬元獎勵。 

新材料產業生態圈聚焦高端金屬材料、膜材料、微納材料三大發展方向,重點加快研發平臺建設、集聚項目落地要素、加強技術融合創新,到2025年生態圈產值規模力爭突破300億元。余杭將對企業、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承擔國家工程實驗室、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工程中心建設任務的,予以最高1500萬元配套支持。

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聚焦新能源、電池發電裝備、節能環保裝備等發展方向,持續強化重點企業引培、推進區域產業合作、重點支持發展光伏、儲能、虛擬電廠、氫能項目建設,到2025年生態圈產值規模力爭突破500億元。余杭將對先進的儲能、虛擬電廠示范項目按實際調峰成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支持。同時,我們將加快實施全市氫能公交車在余杭試點工作。

同時,為確保政策落實到位,余杭將從資金、土地、用能、人才等方面,強化發展要素保障。成立由區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的工作專班;每年安排不低于100億元財政專項資金;力爭每年出讓1000畝以上工業用地等支持產業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