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(記者 高瑤瑤) “您好,因后臺客服人員操作失誤,將您設為代理商,如果不及時取消,每個月要繳納500元代理費?!?/p>
日前,倉前街道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小周接到電話后,嚇得急忙給對方轉賬。
與此同時,區公安分局倉前派出所接到緊急反詐預警,轄區周女士(化名)可能遭遇詐騙。反詐專班工作人員屠文婷立即電話聯系小周。
小周稱她剛接到一個自稱某平臺客服的電話,自己被客服誤設成代理商,如果不及時取消,每個月要繳納500元代理費,現在要給對方轉賬核驗流水取消代理,但是錢一直轉不出去。
“你不要轉賬,對方是騙子,我們馬上過來!”屠文婷一聽,立馬辨別出這是騙局,一邊電話穩住小周,一邊安排人員上門勸阻。幾分鐘后,勸阻隊員王楨楊帶著小周來到派出所。
“怎么辦呀,我錢轉不出去……”雖然反詐隊員告訴小周她遇到了騙子,但小周依然不相信警方,反而擔心自己沒有轉賬而被扣錢,在派出所里哭了起來。
小周說,銀行卡是大學時期媽媽給她辦的,在給對方轉賬時無法通過人臉識別,銀行預留手機號碼也不對,所以錢一直轉不出去。而對方客服表示,讓小周找人幫忙轉賬,多次強調如果不能及時轉賬核實流水,每個月要扣500元代理費,并持續12個月。
“幸好你錢轉不出去,要不然都打水漂了!”民警看到小周的微信、支付寶及銀行卡上共有13000多元,她都準備轉到騙子賬戶。
“這次能保住錢,幸虧我們打你電話,下次絕對不能再相信了?!蓖鯓E楊現場做起了反詐宣傳,小周也慢慢平復了心情,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的事實。
【民警提醒】 遇到自稱網購平臺客服的電話,一定要認真核實對方身份,第一時間聯系網購平臺官方客服或網店客服確認是否存在相關問題,務必做到不輕信、不轉賬、不匯款。
分享到: |